9月29日,备受瞩目的“绒光绣梦”2025年高桥绒绣艺术节在上海浦东高桥老街盛大启幕。浦东新区妇联党组书记潘秀红、高桥镇党委书记杨弘亮、副书记、镇长陆风云等领导为绒绣节启幕。此次艺术节不仅是一场非遗绒绣与现代潮流深度碰撞的文化盛宴,更是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产学研合作成果的一次精彩展示。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储艳洁教授出席参加了产学研联盟授牌仪式,标志着学院在非遗传承与商业转化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图为浦东高桥老街绒绣艺术节开幕式现场
作为上海市轻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及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始终秉承“以商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服务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对文化创意设计的需求。学院以“传承海派文化、驱动数字创新、服务商业价值”为牵引,培养适应产业人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商业设计人才。
图为绒绣产学研联盟单位授牌仪式
在此次绒绣艺术节上,学院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等5所高校及企业共同成立了绒绣产学研联盟。这一联盟的成立,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非遗绒绣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实现商业转化和服务社会的目标。
艺术节开幕式上,高桥绒绣携手多个知名品牌:老凤祥、英雄钢笔、本草相宜和帽仕汇,推出一系列惊艳的跨界产品。现场还重磅发布了2026高桥绒绣新纹样,其中,由上海商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23级学生安娜设计的“高桥古建”系列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学生在专业教师陆琰的指导下,以05后年轻人的独特视角,解读高桥当地建筑之美,通过分区构图与时尚撞色的设计手法,将现代感与传统元素完美融合,打造出既具有时代特色又不失文化底蕴的创新设计。这一系列作品不仅展现了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平,也体现了学院在非遗传承与商业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随后,陆琰老师应邀出席《匠心·对话·未来》绒绣艺术传承与产业化创新发展主题沙龙,与非遗传承人、设计师、文化创意从业者们一起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非遗如何守正创新,她指出: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阵地,应提炼专业办学特色,深入挖掘本土非遗文化资源,并通过政府、博物馆、学校、企业等多方联动与科技赋能的新路径,协同培养优秀的专业设计人才。
图为开幕现场展示学生作品《高桥古建》系列作品
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产学研联盟的建立,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与政府、文化机构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推动非遗绒绣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商业设计人才。
撰文:高桥镇文化服务中心 陆琰
摄影:上海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审核:储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