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学院要闻
  • 关于学院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组织架构
    专业设置
    师资队伍
    审核评估
  • 党的建设
    基层建制
    党建动态
    党务公开
    理论学习
  • 专业建设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园林
  • 本科教学
    招生信息
    本科教务
    设计作品
    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
    教改项目
    教学与科研概况
  • 产教融合
    设计研究中心
    创客空间
  • 实训中心
    实验实训
    实训室
  • 学生工作
    信息公示
    学生会
    分团委
    学生社团
    就业工作
    学生党建
    特色项目
    校友会
  • 赛事展览
    赛事通知
    赛事活动
    展览活动
    科研讲座
    优秀作品
    AI作品展示
    荣誉表彰
  • 下载中心
  • 新闻中心
    学院要闻
  • 关于学院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组织架构
    专业设置
    师资队伍
    审核评估
  • 党的建设
    基层建制
    党建动态
    党务公开
    理论学习
  • 专业建设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园林
  • 本科教学
    招生信息
    本科教务
    设计作品
    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
    教改项目
    教学与科研概况
  • 产教融合
    设计研究中心
    创客空间
  • 实训中心
    实验实训
    实训室
  • 学生工作
    信息公示
    学生会
    分团委
    学生社团
    就业工作
    学生党建
    特色项目
    校友会
  • 赛事展览
    赛事通知
    赛事活动
    展览活动
    科研讲座
    优秀作品
    AI作品展示
    荣誉表彰
  • 下载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要闻

学院要闻

艺术设计学院组织教师赴陶都宜兴考察学习

发布时间:2018-05-08

    2018年5月5日—6日,艺术设计学院由彭才年院长、储艳洁副院长带队,组织教师前往素有中国陶都之称的古城宜兴丁蜀镇,参观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探访紫砂名家艺术工作坊,感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宜兴明代古龙窑,徜徉宜兴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博览中心,深度考察了以紫砂为代表的宜兴陶瓷艺术。

宜兴,古称“荆邑”、“阳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宜兴曾留下“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的诗句。其陶瓷中心区域丁蜀镇,位于江苏南部,太湖西岸,商周时期就有陶器的出产,是“紫砂壶”原产地。“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紫砂作品在国际、国内屡屡获奖,有些作品还被作为国家国际交往的礼物。


(图为老师们在博物馆内用心聆听讲解)


(图为老师们参观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5日下午,老师们前往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参观。被誉为“东方明珠、陶都之光”的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位于丁蜀镇仙鹤山麓,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展厅面积三千多平方米。馆区依山而筑,气势宏伟,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性陶瓷博物馆。其前身是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陈列室和宜兴陶瓷陈列馆,由首任馆长时顺华创办,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常年陈列的8000余件陶瓷作品,展示了历代灿烂的宜兴陶瓷文化和巧夺天工的制陶艺术,是目前中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陶瓷博物馆之一。老师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深入了解了被誉为陶瓷“五朵金花”的紫砂、精陶、青陶、均陶、美彩陶,深切感受到历代陶瓷艺术创造的伟大和艺术的光辉及各个历史时期陶瓷艺术发展的艺术特色和民族风格,了解到历代艺人卓越的设计意匠和创作方法,并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发。


(图为老师们参访紫砂名师王金川先生的工作坊)


(图为老师们前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龙窑探秘)

宜兴特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制品称作“紫砂器”。宜兴紫砂陶器始于 宋代(960-1270年)中期,紫砂壶的大量出现则始于明代中期(1488-1620年),除壶以外,主要品种还有盆、瓶、文具、雕塑等。历代曾涌现出任淦庭、吴云根、斐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等“紫砂七老”,当代艺术成就极高的有徐秀棠、徐汉棠、周桂珍、谭泉海、汪寅仙、吕尧臣、李昌鸿、顾绍培、鲍志强、何道洪等十位中国紫砂大师。6日上午,我们慕名探访了十大师之一吕尧臣的高足王金川先生主持的长龙紫砂研究所,并受到了王先生的热情接待。王金川先生是宜兴丁蜀镇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他在继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宜兴出土的拉胚古陶,大胆开发探索失传几百年的宜兴陶土拉胚工艺,特别是紫砂珠泥薄胎壶的工艺制作,历尽艰辛,终获成功,成为宜兴紫砂史上珠泥薄胎拉胚壶的创始人。王先生向老师们介绍了紫砂工艺的发展演进,畅谈了自己的学艺路径,介绍了紫砂工艺的品鉴方法,交流了艺术创作的深切感受。宾主坐而论道,相谈甚欢,老师们深感受益匪浅。

短短两天的考察学习,使老师们对紫砂艺术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紧张的行程安排,丰富的考察内容,老师们累并快乐着。

艺术设计学院

(撰文:潘剑锋  摄影:潘剑锋、王开乐  审核:彭才年)

转发

Copyright © 2025 上海商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沪ICP备 20010161号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

链接

上海商学院 学校教务处 学校图书馆 OA系统登录

联系我们

徐汇校区:中山西路2271号 200235

奉浦校区:南桥镇环城东路496号    上海商学院综合楼  201400

Copyright©2025

院办邮箱E-Mail:sbsyssjxy@sbs.edu.cn

上商艺院

艺旗正红

团聚艺心